原创 赵俊先 陕西科普
每每提及益生菌时,大家就会想到酸奶及乳酸菌饮料。
益生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,大多数家庭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它。
那么, 酸奶和乳酸菌饮料能代替益生菌吗?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选择益生菌呢?
要安全可靠
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比较特殊,一般保健食品没有生命,而益生菌是 有生命的活着的细菌制剂。
活菌制剂进入人体后,在肠道可以生长繁殖,也有可能发生改变。
因此,我们在选择益生菌制剂时,一定要考虑 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性,也就是 无毒、无害。
目前国家允许食用的益生菌已 有几十种,但 截止到2017年3月被卫生部批准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,仅仅只有 9株菌种。
其中鼠李糖乳杆菌HN001TM、嗜酸乳杆菌NCFM®、乳双歧杆菌HN019TM,备受推崇。
众所周知,每个国家对婴幼儿食品制定的安全标准要高于其他人群,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益生菌制剂,对所含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标准要求更是高。
好的菌种不仅要 安全,还要 能让益生菌在体内发挥最大功效。
另外,所选益生菌菌株还要 适合国人的体质。
比如筛选自欧洲人体肠道的益生菌菌株,就可能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亚洲人的肠道。
因此, 益生菌产品的选择应该以安全、适合为挑选的重要标准。
功效要确定
补充益生菌的目的是为了 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,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。
首先,益生菌必须保证自己能活着到达肠道,并在肠道居住下来生长繁殖,其保健功效才能得以发挥。
人体的胃中有 胃酸(盐酸),PH值通常只有 2左右。
所以,这就要求益生菌要具有一定的 抗酸性。
小肠腔内有来自 胆囊的胆汁和来自胰腺的胰液,益生菌需具有 抵抗胆汁和 胰液的能力方能活着进入结肠。
益生菌在肠道历经极端环境的层层考验,会导致自身活菌极大的消耗,只有进入结肠的活菌数达一定的量,才能保证益生菌的功效。
益生菌的 功效与菌种、活菌的数量密切相关。
所选菌株需经大量的 体外、动物和 临床试验证实,具有良好的 抗胃酸和胆汁的特性,能以存活状态到达肠道,并能在肠道定殖,才能起到 补充肠道益生菌,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功效。
便于储存、携带并保证活菌量
许多人每天喝 酸奶或 乳酸菌饮料,可是还是放屁臭臭的,肠道内缺乏 益生菌。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益生菌的生存条件非常严苛,通常益生菌经培养长出后,如不经特殊处理, 十几个小时就会走向衰退进而死亡。
酸奶从制作好,经 储存、物流、销售,再到达消费者手中。其中的益生菌在室温下 很多已丧失活性。
酸奶中的益生菌低温冷藏保质期 1个月,实验室通常是在零下保存细菌。
酸奶中的益生菌不易活着到达大肠,也就是说 益生菌出师未捷身先死,这种储存方法显然会影响到益生菌的功效。
目前,市面上的益生菌制剂有 液态、粉末、冷冻干燥。
2001年3月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卫法监发,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第十条明确指出:
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,益生菌经过科学实验认证液态存活非常难。
液态益生菌制剂 携带不方便,易污染易变质,保质期短;普通粉末制剂, 便于携带,但活性的保持仍然不长。
目前,最时髦、最先进的益生菌剂型是 “冷冻干燥”固态制剂,其稳定性要优于前两种。
解决了益生菌在 储存、运输、销售中活菌数减少和活性减弱的问题,显然选择 冷冻干燥固体剂型的益生菌制剂品质更有保障。
口感易接受
所有吃的东西都存在口感问题,益生菌也同样。
为了改善口感,益生菌制剂中常被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,如 白砂糖、安赛蜜、增稠剂明胶、各种果味剂等以改变口感。
从营养健康的角度,提倡添加能 增强益生菌功效的、改变口感的天然食物成分。
如 低聚果糖、蓝莓粉等,在优化口感的同时,低聚糖作为益生元可促使 益生菌生长,增强益生菌的功效。
蓝莓粉改变益生菌口感,酸酸甜甜的口味更易于被人们接受,且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 花青素,使益生菌制剂所含的 保健成分和保健功效更加完善。
健康与美味,兼而得之是首选,退而其次选健康。
今天的 《益生菌与健康》第四篇,怎样选择益生菌,就和朋友们分享到这里。
养护身体益生菌,微生态平衡保健康。



取消 发布评论